Quantcast
Channel: 人體解析 – PanSci 泛科學
Browsing all 1212 articles
Browse latest View liv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武漢肺炎謠言查核&回報專區(不斷更新!)

為了避免關於武漢肺炎的謠言突變得比病毒還快,泛科學會把我們看到的謠言整理在這篇文章,並且附上正確的資訊,請點擊標題或圖片看詳細說明。如果你也想詢問謠言或者破解假消息,歡迎透過這份表單回報給我們喔!(最近更新時間 2020.02.15) #001【錯誤】新型冠狀病毒的致死率高達 15 % ?太 Over 啦!   #002【錯誤】哈佛流行病專家說武漢肺炎是熱核武級別瘟疫?這項統計尚有爭議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從台灣因武漢肺炎死亡首例,可以得知哪些事情?兼談泰國計程車司機案例

「台灣清查過去『疑似流感重症,但檢驗卻流感陰性』的患者,從而發現第 19 , 20 例」 ──台灣疾病管制署,2020/02/16 台灣疾病管制署(以下稱疾管署)於 2020/02/16 晚間記者會發布台灣第一例因新型冠狀病毒 (SARS-CoV-2) 死亡的病例 1。而特別令人關注的是: 患者為計程車司機,春節期間曾接觸來自中國的乘客 1 此為首例無法「立即、馬上」追溯到感染源的病例 2,註1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防疫不得不之惡:隔離檢疫造成的心理陰影面積有多大?

隔離 (Quarantine) 一事在過往歷史中存在已久,此字最早出現在西元 1127 年的威尼斯,一開始是用在痲瘋病患者(或稱漢生病),後續也用來對付黑死病1。 目前隔離多數用於空氣或飛沫傳染之疾病,最簡單的居家隔離方式,即是請得到流感的學生或員工待在家裡,等疾病完全康復之後再回到學校或工作崗位上。 求隔離的心理陰影面積有多大?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武漢肺炎重點更新:如何認清病毒去向?防堵病毒最佳戰略報給你知!

作者/白映俞 醫師 本文轉載自 Care Online 照護線上《武漢肺炎重點更新:病毒何去何從?》,歡迎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訂閱支持 Care Online 喔! 疫情發展到現在,面對 2019 新型冠狀病毒,你開始覺得煩了嗎?討厭停課,還是搶不到口罩嗎?我們需要更認識這隻病毒。 平常感冒也可能是冠狀病毒引起的!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一樣的月亮,為什麼我們拍的不一樣?——《這麼做就對了!最ㄎ一ㄤ的生活科學指南》

作者/蘭德爾‧門羅(Randall Munroe);譯者/黃靜雅 我們常常以為眼睛有如一對照相機,但是人類的視覺系統比任何照相機都要精密複雜得太多了,因為視覺是自然而然發生的,所以我們很容易忽略其複雜性。我們看到景象,腦海中出現畫面,但我們並沒有意識到,要有多少的處理、分析和交互作用才能產生那樣的畫面。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「停經後,女人還是女人嗎?」古人這麼看月經與更年期

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,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採訪編輯|劉芝吟、美術編輯|林洵安 初潮與絕經,是女人重要的生命歷程。人們鮮少從性別醫療史的角度探討,陰晴不定大姨媽、更年期老女人等論述,卻始終如影隨形。 當月經不再來,50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武漢肺炎會透過胎盤、母子垂直傳染嗎?

武漢肺炎(COVID-19)在全球案例持續上升,目前顯示對罹患慢性病等人的致命性較高,但對於孕婦和胎兒的影響尚不明;我們透過有限的案例、試著了解此病毒對於孕婦族群的影響。 Image by Free-Photos from Pixabay 對孕婦的傷害力,似乎並不明顯 根據 2020 年2月12日發表於《刺胳針》(The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三大理論看懂《想見你》陳韻如、黃雨萱、李子維心境

《想見你》集穿越、懸疑、愛情於一體,劇情看似超脫現實,卻非常有深度。我們不妨以「親職化」、「悲傷調適歷程理論」及「生命歷程理論」分別剖析劇中主人翁陳韻如、黃雨萱、李子維的內心世界,用另一個方式了解這個故事扣人心弦的原因。 警告:本文有劇情描述,介意者請自行迴避 Part1:習慣給,不敢要?從親職化看陳韻如討愛心境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撕心裂「背」的痛:高血壓患者愛注意!主動脈剝離真要命!

作者/白映俞 醫師 本文轉載自 Care Online 照護線上《強烈撕裂性胸痛 – 主動脈剝離(懶人包)》,歡迎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訂閱支持 Care Online 喔! 主動脈剝離是急症,患者可能在幾秒內,從「原來好好的」變「強烈撕裂性胸痛」。更重要的是,主動脈剝離經常很要命。一起來看懶人包! (點我看心臟病發警訊動畫!)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嘿!身為台灣學生的你,害怕失敗嗎?從 PISA 評量檢視科學教育

文/蔡宇哲,臺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、「哇賽!心理學」創辦者兼總編輯。 去 (2019) 年底所公布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結果 (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, PISA) ,是在 2017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新年新希望,為什麼用意志力培養新習慣不是個好主意?

作者/Yulina Huang|文字內容創作者。 不少人常常嚷著要養成閱讀或運動的好習慣,但真正成功養成習慣的機率卻不高,把所想變為每日習慣的人並不多,這是為什麼呢?重點在於多數人誤用了意志力,以為想養成好習慣,要靠著意志力維繫。 意志力非常重要,足以改變人生。但凡事都用意志力來苦撐,當然會覺得痛苦難耐,這是因為意志力是會受到消耗的,消耗得越多,在之後的表現力就會越差。 圖/pxfuel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對抗癌症,營養充足很重要:該如何減少「惡病質」?

作者/照護線上編輯部 本文轉載自 Care Online 照護線上《營養補充足,減少惡病質》,歡迎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訂閱支持 Care Online 喔! 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方式很多樣,包括手術治療、標靶治療、化學治療、放射線治療等,不同的治療可能遭遇不同的副作用。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基因裡好戰的染色體?先從它們的定義談起

文/政佑:目前就讀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,是個喜歡自然生態、熱愛分享所學的 20 歲青年。 不久前,我看到電視播出金曲獎最佳新人 ØZI 的廣告歌「血脈」其中的歌詞「基因裡好戰的染色體」,霎時一驚。 圖/翻攝自 Youtube 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各位,你有發現我驚嚇的原因嗎?先別急著解答,在這之前,我們先把這句話的關鍵字找出來,一起從頭認識它們。 關鍵字一:染色體 1879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不要再誘惑我了!快使用「自言自語」克服心中的小惡魔——《用心理學發現微幸福》

作者/蔡宇哲、潘怡格 小美:「好想吃雞排啊,但吃了就減不了肥了!」 小明:「好想耍廢啊,但明天就要考試了!」 小美:「天啊,生活中的誘惑真是太多了,怎麼辦?」 你是不是也常陷入這樣的天人交戰中呢?事實上,我們每天都會面臨許多誘惑,如果要抗拒這些誘惑,我們需要有強大的「自制力」,也就是抑制內心衝動的能力。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為什麼食物能滿足心靈?帶你了解食物的療癒魔力!——《用心理學發現微幸福》

作者/蔡宇哲、潘怡格 小美:「我今天要好好大吃一頓!」 小明:「為什麼?你今天發生什麼事了嗎?」 小美:「最近事情一堆,搞得我好煩躁,所以我要吃東西發洩壓力。」 小明:「確實,有些食物總讓人感到很療癒,那你想吃什麼呢?」 小美:「我現在好想吃小時候巷口賣的那家豆花喔,真懷念!」 究竟食物有著什麼神奇的魔力,可以滿足人們的身心靈呢?除了食物本身真的好吃以外,是否還有其他魔力呢?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誰說金錢買不到快樂?買對東西就可以!——《用心理學發現微幸福》

作者/蔡宇哲、潘怡格 小明:「恭喜發財,紅包拿來!」 小美:「哈哈,你才要給我哩!」 小明:「你收了紅包打算去買什麼東西嗎?」 小美:「沒想過,因為我都交給爸媽保管。那你要去買什麼啊?」 小明:「我也還沒確定,想買電玩但又怕一下子就玩膩了不划算。」 小美:「好像不管買什麼東西,都會很快就失去樂趣了耶!」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運動、認知與療癒:人與音樂的連結,從心跳開始

文/林懷亞 音樂,是人類身體的本能。我們的談吐語調、呼吸、器官與細胞的週期以及心跳,都擁有自然和諧的韻律。這些原始的「生物律動」是人類創作、欣賞音樂的基底,當我們不僅僅以耳朵接收或創作音樂,而進一步以身體參與音樂的高低起伏、快慢跌宕,你也許會發現,音樂與我們的生命原來「聲聲相依」。 Image by OpenClipart-Vectors from Pixabay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想要「解決」身上的脂肪,光是多運動還不夠,飲食也很重要!——《走路的科學》

作者/謝恩・歐馬洛(Shane O’mara);譯者/謝雯伃 編按:很多人總以為增加運動量就能消耗多餘的能量,有效減重,但其實我們的身體並沒有這麼「聽話」。身體會有效地運用每一分能量,不會讓這些能量白白消耗掉,也因此減重不能單靠運動,控制能量攝取的多寡也很重要。 狩獵採集者(像是提斯曼人)會四處行走。他們為了採集食物及水源,經常每天走上很遠的距離,同時手上還拿著武器、工具以及小孩。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閉上眼、轉個圈,我還能相信自己的方向感嗎?——《走路的科學》

作者/謝恩・歐馬洛(Shane O’mara);譯者/謝雯伃 我們是如何走到任何地方的? 常識告訴我們,這是走路搭配視覺功能以及動作功能的結果;不過,這忽略了一個明顯事實,那就是盲人(包括天生眼盲者)以及視障人士也能朝向特定目的與方向行走;他們可以在看不見空間的情況下,於複雜的三維空間中確定方向。他們可以在複雜環境中找到自己的路,也能找到路回到起點。至於那些視力沒問題的人,矇起眼睛也能做到這些事。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如何就像管理企業一樣地經營學術研究工作?│學術職涯線上討論會

文/國家衛生研究院 林煜軒醫師 最近分別在頂尖期刊《自然》(Nature)與《科學》(Science)的職涯專欄各看到一篇談經營管理的文章。《自然》文章一開始的小標就開宗明義的說:「就像管理企業一樣地經營學術工作」(Treat science like a business)。在跨國企業待過一陣子的我,好奇地一口氣讀完了整篇,在此摘錄幾段自己非常有共鳴的重點,讓學術界的朋友們參考。...

View Article
Browsing all 1212 articles
Browse latest View live


<script src="https://jsc.adskeeper.com/r/s/rssing.com.1596347.js" async> </script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