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奇蘑菇的迷幻療法:裸蓋菇素能治療憂鬱嗎?
作者/凱特‧亞尼(Kat Arney),科學作家與廣播節目主持人,著有《解碼人類基因》(How to Code a Human)。推特帳號@Kat_Arney。 譯者/劉書維,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農藝學系、作物生理組碩士,譯有《笑的科學》。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,憂鬱症影響全球約3.5...
View Article生酮飲食減重的生理機制為何?執行前該注意哪些風險?
文/呂紹俊 │ 台灣大學醫學院生化暨分生所副教授 圖/ILSI Taiwan 提供 「生酮飲食」可說是時下最熱門的飲食方式之一了!從報章雜誌中時常可見不少明星、網路紅人藉此飲食法瘦身成功;然而也有民眾因執行不當,不僅減重不成,反倒賠上健康。...
View Article眼鏡屬性萬歲!戴眼鏡的人真的比較聰明?
2018.06.15 編按:原文中誤將 Isaac Asimov 對於眼鏡的評論出處誤植為《無知崇拜》(The Cult of Ignorance)一文,經查證其出處應為「The By-Product of Science Fiction」,特此更正。 一想到眼鏡,你心中浮現的關鍵字是什麼?書呆子還是學霸? (y編按:是新八) 最近一篇發表在《自然通訊期刊》(Nature...
View Article寧願被電也不願無聊:為什麼養成運動習慣這麼難?
前陣子去爬平溪的慈母山和孝子山。這是兩座非常險峻的高山,山路崎嶇,坡度幾近 70 度,沿途得緊抓著繩子才能前行,最後還因為沒戴手套磨破了手。...
View Article國民法官會不會被媒體和社會未審先判的氛圍所影響呢?
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…… 圖/Pexels @Pixabay 在一個月黑風高、連單身狗都不願意叫的夜晚,某一個運氣很差的警察阿肥(化名),因為看到一輛汽車沒有開頭燈而試圖攔檢,但沒想到阿肥還來不及開口講話,車內的人就從車窗伸出手槍,阿肥當場身亡。阿肥的同事阿瘦連忙掏出手槍試圖攻擊汽車讓車子停下來,沒想到最後還是讓車子逃之夭夭了。之後警方循線找到嫌犯阿瑋(化名)、阿草(化名),以及幾個目擊證人:...
View Article【Gene思書齋】認識主宰你健康與快樂的微生物世界──《我們也只有 10% 是人類》推薦序
近來流行一個說法,也就是這本書的書名《我們只有 10% 是人類:認識主宰你健康與快樂的 90% 細菌》(10% Human: How Your Body’s Microbes Hold the Key to Health and Happiness)所指稱的,「我們不過只有 10%...
View Article過敏反應是怎麼一回事?──《毒特物種》
免疫系統反應過頭,造成過敏反應 我們的靈長類祖先屬於毒蛇的獵物而非掠食者,毫不意外地對毒液沒有抵抗力。但是有少許證據指出,由於我們具備了適應性免疫系統,所以能獲得某種程度的抗毒能力。然而很不幸地,也因為相同的系統,讓我們對通常無害的毒液(例如蜜蜂的毒素)產生過敏反應,有時會因此死亡。 圖/pixabay 沒有人真的知道我們為什麼會有過敏反應,科學家對於這個免疫之謎已經爭論了數百年。...
View Article【Gene思書齋】最不為人所知的脂肪祕密生命
現代人和脂肪的永恆戰爭 出國唸大學時,老媽總是叮嚀:「一個人在外面,要好好照顧身體,記得多吃點」;三十而立後,老媽還是叮嚀:「一個人在外面,要好好照顧身體,記得少吃點」⋯⋯ 我從前很瘦,大學到碩一都只有五十幾公斤,不曾超過六十公斤。先是 SARS 的錯,不是得了 SARS 會讓身子暴胖,是因為我太會流汗,所以運動就是幾乎天天游泳,但 SARS...
View Article為什麼世足賽容易爆冷門?淺談關鍵時刻球員的心理因素
世界盃足球賽進行了將近一半,小組賽結束,賽程進入十六強爭奪八強的賽程。今年度許多比賽結果都大爆冷門,上屆冠軍德國隊在小組賽最後一戰敗給了韓國,讓許多人非常訝異。在這場比賽中,德國隊有許多得分的機會,然而卻不斷的錯失,導致比賽最後出現令人難以置信的結局。 Embed from Getty Images...
View Article人成群就容易腦弱?千萬別相信群體證詞──《烏合之眾》
容易被暗示指揮的「群體」 在說明群體時曾提到,它的一個普遍特徵是極易受人暗示,我們還指出在一切人類群體中暗示的傳染性所能達到的程度。這解釋了群體態度為何能迅速的朝某個方向轉變的原因。通常,群體總是在期待中關注某事,因此很容易被暗示,儘管人們認為這點不值一提。最初的暗示經過相互傳染後進入群體所有成員的大腦,接著群體態度趨於一致,並很快成為既定事實。...
View Article讓心理學研究不只能深入生活場景,還走進你的心裡──《哇賽!心理學》推薦序
身為一介科學傳播從業者,我替自己設定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要透過《泛科學》讓科學家跟大眾直接對話,也讓大眾更明白科學人的思維與科學人本身的「多樣性」,但說得比做得容易,一開始我也是不斷卡關。然而就在認識了本書的主編及共同作者蔡宇哲老師之後,他向我展示了一個絕佳的實踐,不但破解了我的問題,也讓我更有信心繼續做下去。 高大挺拔、年輕且充滿陽光氣息的心理學者(被帥一臉)。截圖自〈月刊少女野崎君〉...
View Article哄不了小傑卻哄睡自己?《超人特攻隊2》中超能先生給新手爸媽的育嬰啟示
圖/imdb 《超人特攻隊》讓人覺得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在於: 雖然超人身為超人,但從第一集開始,每一位超人其實擁有的都是一些平常人的煩惱。例如,超能先生最大的困難是去上班,當一個平凡的上班族,面對各種工作上無理的要求。 這樣的設定讓超能家庭非常貼近真實人生,我們所遇到的任何困難,超能家族也一樣會遇到,而且也一樣處理得七零八落,跟一般人相比好不到哪裡去。...
View Article防曬傷?防曬黑?一次搞懂為什麼防曬這麼重要── 紫外線大解析與防曬三步驟
「歲月催人老,日曬最靠腰」這句話 MedPartner 團隊已經不知道說過幾次了,但到底日曬這件事情到底影響有多大,好像沒提出一個明確的例子,大家就很難理解。 其實早在 2012 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一篇個案報告,這位美國大叔就用自己的臉親自為我們做了長達 28 年的人體實驗了。 圖/Unilateral Dermatoheliosis Jennifer R.S. Gordon, M.D., and...
View Article【Gene思書齋】好人怎麼會幹壞事?壞人怎麼會幹好事?
當川普當選已成事實,__就是義務。 這是個填空題。在美國,原本種族歧視是個大家避而不談的話題,雖然大家都心知肚明白人歧視有色人種,可是政客如果不小心吐實,還是很可能會葬送前途,只有川普敢大喇喇地發表種族歧視言論,然後在輸了兩百萬普選票的情況下當選美國總統。...
View Article工作記憶該如何鍛鍊呢?── 《精準用腦》
在人類工作的時候,最主要使用的是「工作記憶」。要鍛鍊工作記憶有各式各樣的方法,接下來將從中嚴格挑選出以科學根據為基礎的 9 個辦法。 (1)睡眠 圖/super-mapio @Pixabay 首先,為了讓自己擁有的工作記憶發揮出百分之分的能力,必須確實睡足需要的睡眠時間(超過 7 小時)。 根據某個以醫師為對象的研究,睡眠不足的醫師與睡眠充足的醫師相比,要完成業務,需要多花 14%...
View Article老是在瞎忙?專注力不足是怎麼ㄧ回事?── 《精準用腦》
工作出錯的四大原因 一般認為工作上會出錯,與各式各樣的原因有關,但我用腦科學的方式分析很多事項之後發現,正如本書一開頭所說的一樣,出錯的原因僅僅只有 4 個,就是「專注力不足」、「工作記憶不足」、「大腦疲勞」、「大腦老化」。沒有完全與這 4 大原因無關的出錯情況。也就是說,只要針對原因徹底對症下藥,讓出錯的情況完全歸零也不是不可能的事。 圖/楓書坊文化出版社提供...
View Article噪音能讓大腦的效能更好?──《偶然的科學》
惱人的噪音大有用處 製造震動 我們傾向把隨機的噪聲訊號當成不好的東西,但在許多系統中,無論是生物和技術,噪音其實都是個機會。勞拉.斯皮尼 (Laura Spinney) 認為,如果沒有噪音,你的大腦效能可能不及現在的一半。 噪音通常是一種討人厭的東西,任何曾在飛機航線下方生活過的人,或曾經嘗試聽遙遠調幅廣播電台的人,都知道這一點。但是對工程師而言,噪音的隨機波動可謂天賜。...
View Article來迷路吧!放下 Google Map,尋找一場美麗的錯誤──《偶然的科學》
來迷路吧!尋找美麗的錯誤 在本書的尾聲中,我們該向大家提出一個請求:請不要把生活裡的所有不確定性都予以消除。從GPS到書籍推薦,科技正在讓我們周遭的一切變得精確又可預測,但這不見得是好事。有時候,我們的幸福有可能因偶然而生,而這是凱薩琳.德蘭格 (Catherine de Lange) 發現的道理。 放下手上的 Google Map,迷路的過程或許會發現什麼新鮮事。圖/pixibay...
View Article室內防曬需要做嗎?紫外線探測儀實測大解密!
一定多少有人告訴過你「室內也要防曬哦!」這件事情,但你有沒有曾經懷疑過室內到底有沒有紫外線的存在?但是因為紫外線屬於不可見光,所以我們根本就不可能利用肉眼來判斷紫外線的強弱。 不過我們這次用紫外線探測儀探測,這個儀器可以測定波長介於 290nm 到 390nm 的紫外線強度,也就是包含了大部分的 UVA 以及 UVB 光線,至於什麼是 UVA、UVB,可以看這篇文章說明。...
View Article喪屍病毒真的存在嗎?該如何把人變成喪屍?──《科幻電影的預言與真實》
編按:七月選書《科幻電影的預言與真實》,由身兼作家與電視主持人的邁可‧布魯克斯與量子物理學博士兼記者瑞可‧艾德華斯兩位作者討論科幻電影裡的情節能否成真,揭密各種電影背後的科學秘辛,並且加入各種打諢插科的對話內容,對人類的命運展開各種科學想像、思辯與對話。...
View Article